防灾减灾
应急疏散演练
人人讲安全,应急我先行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全面提升师生应急避险能力,我校于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了全场景应急疏散演练。通过"理论培训+实战演练+总结提升"的三维模式,让安全教育从书本走向实践,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强心剂。
以练筑防 培训先行
演练前日,学生处组织全体班主任开展专项培训会。安保处任斌主任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解读《校园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方案》,重点标注各教学楼逃生路线图,强调本次演练要求。
学生处徐晓主任主持培训会议
安保处任斌主任讲解演练注意事项
实战砺兵 有序撤离
5月13日上午8时,疏散指挥组、应急疏散小组、救护小组、各点位教师严阵以待,保障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第一波警报铃声立即响起,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正式拉开帷幕,全体师生按照“伏地、遮挡、手抓牢”的避险姿势,一只手利用书本护住头部,在书桌旁双腿下蹲,尽量卷曲身体、另一只手手握桌腿实施紧急避险。第二波警报声响起,2300余名师生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各班级沿预定路线快速撤离。3分20秒,所有人员抵达操场安全区,各班班长清点人数。演练特别设置"伤员救助"环节,校医团队展示伤员急救现场处置。
第一声铃响后学生进行避险
第二声铃响后学生有序进行疏散
伤员急救现场处置环节工作人员
学生完成疏散在操场集中清点人数
总结提升 共筑平安
总结会上,罗志华副校长用"快、静、齐"三字肯定演练成效。并讲述了5.12汶川大地震的历史和“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希望全体师生时刻要有安全意识,了解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应变及紧急疏散的程序。要让每一次的应急演练成为安全教育必修课,让每位师生都成为平安校园的参与者和守护者。
罗志华副校长进行演练总结
居安思危,方能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才能防患未然。此次演练既是对应急预案的实战检验,更是生命教育的生动课堂。我校将持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用扎实的举措为青春成长保驾护航,让安全之花在校园常开不败!
供稿 | 张学昊(安保处)
一审 | 任 斌
二审 | 罗志华
三审 | 范顺俊
排版 | 范 欣
校对 | 何世豪
责编 | 张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