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3月15日下午,我校与香洲区翠香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联和举办主题为《青春期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的家庭教育讲座,旨在为家长们提供专业的亲子沟通指导,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本次讲座由学生处副主任李雪菲主持,翠香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张晋霞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张晋霞老师结合其十余年心理咨询经验,聚焦家庭教育热点问题——亲子边界模糊、叛逆行为激化、厌学及电子产品依赖四大问题,为家长们开启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心灵之旅。
李雪菲副主任主持讲座
讲座开始,张老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家庭中的边界划定对于解决亲子冲突的重要性。她表示,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掌握 “课题分离”这一关键能力是家长亟需完成的自我成长课题,即要懂得正确区分“孩子的事”和“父母的事”,不做越界行为,做边界感的父母,从而优化亲子互动模式。张老师进一步指出,抚养人的消极情绪传递、夫妻关系紧张以及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引发学生叛逆和厌学的重要因素。因此,她强调了夫妻关系与家庭功能的关键作用,建议父母做好情绪管理的榜样,多给孩子创造包容性与安全感的家庭氛围,赋予孩子适度的自主权,适度懂得放下自己的养育焦虑以及调整对孩子的学业期待,争取从 “成绩导向” 转向 “能力培养导向”,逐步帮助孩子重拾自信心。
最后,张老师表示,手机能够满足青少年即时反馈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成就感与释放多巴胺,不仅为他们提供了逃避现实压力的暂时性空间,更通过虚拟世界的情感补偿机制实现了对现实需求未被满足部分的心理代偿功能。因此,家长应理性看待手机使用问题,也需反思自身是否存在教育焦虑投射的现象,建议通过组织亲子户外活动,如跑步、出游等方式来重建情感联结,充实孩子的生活,来寻找有效替代的方式。
讲座现场
在提问互动环节,家长们热情高涨,纷纷就自己在与孩子沟通中的问题向张老师“取经”,张老师耐心地一一解答。
张老师与家长互动
讲座最后,李雪菲副主任分享了个人学习心得。她表示,教育青春期孩子,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次共同成长。相信通过这次讲座,家长们在亲子沟通方面都收获颇丰,也期待未来孩子们能在更加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
李雪菲副主任分享学习心得
父母的成长,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的情绪稳定与学习能力,也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合照留念
供稿 | 朱文芳(学生处)
一审 | 徐 晓
二审 | 罗志华
三审 | 范顺俊
排版 | 范 欣
校对 | 何世豪
责编 | 张 妍